|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雷軍:小米沒想通過手機硬件賺錢

雷軍:小米沒想通過手機硬件賺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3-17 19:21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179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蘋果、三星手機占據的智能手機大半江山里,國產的小米手機異軍突起,格外顯眼。100萬臺是小米公司今年初公布的銷量,第一名是"中國質量萬里行"剛剛公布的手機產品投訴排行榜上的數據。質量問題與攀升的銷量伴行,并困擾小米。

    盡管飽受詬病,但小米新動作頻繁,"小米盒子"兩天前開始接受預定,并將在下周二(19日)開放購買。

    瘋狂賣貨卻遭遇缺少售后服務以及返修率高的尷尬,小米如何應對消費者質疑?不僅賣手機,還賣電視盒子,甚至出品小米牌帆布鞋,異類小米究竟要干什么?智能手機"戰(zhàn)場"硝煙四起,市場沉浮如何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小米CEO、金山軟件董事長雷軍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小米此番來勢洶洶,不僅有手機開賣,還有機頂盒的新品發(fā)布。不過,今年預計銷售1500萬臺手機的小米,口氣大口碑卻欠佳:用戶對小米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質疑一直不絕于耳;中國質量萬里行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小米采用"饑餓營銷"模式,有意調低產量,制造供不應求的"假象"。面對各種負面反饋,正在北京以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兩會的雷軍仍然以微笑面對。

    雷軍:每家公司發(fā)產品都拿來跟小米比,尤其國內同行,這是小米的榮幸。我希望由小米的崛起,能夠帶動國產高端手機的共同進步,這是好事。

    雷軍稍顯官方的回答看似輕描淡寫,卻掩飾不了其中的無奈。掌聲和爭議聲中成長起來的小米,期待得到用戶的包容與諒解,也一直渴望能走出互聯(lián)網手機的新模式。

    沒有店面,沒有市場推廣,只通過網絡銷售,不走尋常路的小米,兩年間銷量從0到1500萬臺,這樣的成長軌跡讓雷軍也有些沒想到。時至今日,小米依然在摸著石頭過河,而雷軍認為,這塊石頭就是消費者的喜好。

    雷軍:我們甚至賣小米牌的帆布鞋,大家都覺得我們有點亂來。我們主要銷售用戶喜歡的東西,我們的模式跟別人不一樣,我們是開電商公司。

    不過,獨樹一幟并不能為小米解決一切問題,現(xiàn)實讓雷軍不得不盡快理清思路。

    雷軍:蘋果三星都是靠賣硬件掙錢,我們對手機硬件沒有賺錢的預期,我們的心態(tài)是依靠初期的成本價來定價,然后依靠衍生服務來賺錢。

    拋開蘋果三星不說,史無前例的國內智能手機"戰(zhàn)役"早在去年就已經打響,除了既有品牌外,盛大、騰訊、阿里巴巴、網易、百度等互聯(lián)網巨頭也紛紛加入。身處"戰(zhàn)局"的雷軍意識到,市場的布局才剛剛開始。

    雷軍:初期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品牌,群雄并立,三到五年之后會像PC一樣,高度集中。

    不過,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智能手機發(fā)展正在經歷種種陣痛——阿里云手機發(fā)布意外取消,360被華為拋棄,小米再陷"翻新門"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做手機在營銷層面上的造勢,掩蓋不了自身"內功"不足的問題。雷軍認為,緩解這份陣痛的良藥之一是用戶體驗。

    雷軍:3G網絡的普及度還遠遠不夠,而且馬上4G、LTE要開始了。未來需要提升的,第一是帶寬,第二是在確保體驗的前提下降價。但關鍵是幾百塊錢的智能手機怎么能保證體驗,如果速度很慢、配置很低,很多常用的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就帶不起來。

    在強大的壓力之下,雷軍說,國內企業(yè)應一起努力,比拼蘋果、三星。

    雷軍:蘋果強在硬件體驗,三星強在全產業(yè)鏈的硬件。國內的同行其實還是各有各的優(yōu)勢:在制造大眾型的消費品,怎樣把價錢做低,國內的廠商都還是有優(yōu)勢的。當然,要想在用戶體驗上、綜合體驗上比拼蘋果和三星,還要一起努力。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