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應用 » 商用wifi“軟硬”之爭 軟件思路PK硬件思路

商用wifi“軟硬”之爭 軟件思路PK硬件思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7-07 08:32  來源:南方都市報  瀏覽次數:15
  互聯網信奉“得入口者得天下”,這次卡位的東風吹到了底層需求的w ifi.
 
  “這里有wifi嗎?”“密碼是多少?”不管是逛商場還是去餐廳,這種場景我們再熟悉不過。甚至有網友戲謔地把w ifi需求列在馬斯洛金字塔的最底層。
 
  近期,騰訊阿里頻頻布局商用w ifi,角逐O 2O新戰(zhàn)場。而欲搶得一席之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有的從“硬”處入手,瞄準巨頭不在意的中小商戶,快速鋪設路由器;有的從“軟”處著力,試圖以一款軟件通吃所有硬件。但w ifi入口終究只是其產業(yè)鏈上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正如梧桐樹資本合伙人童瑋亮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分析,如何通過進一步的產品運營去黏住用戶,實現規(guī)?;虡I(yè)變現,值得創(chuàng)業(yè)者們思索。
 
  商用w ifi群雄入場
 
  據了解,全國大大小小的w ifi企業(yè)超過2000家,一直以來發(fā)展不溫不火,直到今年以來接二連三的重磅消息,把w ifi推向了互聯網的風口浪尖:定位w ifi開放平臺的樹熊網絡靠上了阿里這棵大樹,5月與支付寶錢包達成戰(zhàn)略合作協議,共同為線下商家提供商用w ifi產品和服務;騰訊麾下的團購網站高朋網,從4月開始通過微信向線下商戶鋪設yeahw ifi商用路由器;而起步較早的w ifi廣告運營商邁外迪也沒閑著,早早投入了小米的懷抱。
 
  除了各自站隊,資本也伸來橄欖枝。同享網絡的“w ifi共享精靈”應用在日活躍用戶突破500萬之際,獲得了來自啟明創(chuàng)投、知名投資人蔡文勝等共計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緊接著初創(chuàng)企業(yè)“潮w ifi”也宣布完成由華映資本出資的1500萬元A輪融資。
 
  不難發(fā)現,在這些投資案例里,商用w ifi占了大部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高級專家莊帥對南都記者分析,w ifi的核心價值在于讓線下的用戶更容易地轉到線上去,相比公共w ifi、家庭w ifi等應用場景,使用商用w ifi來導流吸客、精準營銷,正中商家痛點,后續(xù)商業(yè)化比較容易,大量創(chuàng)業(yè)者涌入正是看準其市場潛力。
 
  而巨頭們的介入,令商用w ifi作為流量入口的價值愈加被重視。樹熊網絡聯合創(chuàng)始人及C M O華璐坷則對南都記者表示,接下來的半年將是w ifi市場的混戰(zhàn)期,一大批中小w ifi企業(yè)可能會被大公司干掉。“我們已經做好了燒錢的準備,浪潮退去,看誰能存活下來,擠進w ifi企業(yè)的第一陣營。”
 
  “地推”商戶各顯神通
 
  南都記者梳理國內的商用w ifi企業(yè),發(fā)現基本上走的都是硬件路線,以極低的成本價給線下商戶鋪路由器。在潮w ifi創(chuàng)始人卜凱軍看來,在這場“w ifi大戰(zhàn)”來臨之前,企業(yè)間更多比拼的是速度,看誰能在短時間內搶占到更多的商戶資源。
 
  巨頭多把目光瞄向大型商場,而潮w ifi從中小商戶入手,零售企業(yè)、餐館、咖啡店、酒店等都是他的目標。事實上,在三四線城市,很多地方都缺w ifi熱點。但這些商戶很分散,不可能靠自己團隊去“地推”,于是卜凱軍用“區(qū)域代理”的方式,所招募的代理商小到個人站長、大到廣告公司,都掌握了不少地方中小商戶或者垂直行業(yè)資源。“我們做硬件支持,覆蓋商戶的方向和節(jié)奏取決于代理商,比如他有本地旅游資源,那可能一下子就把這塊全覆蓋掉。”他告訴南都記者,到目前為止,500多家直接和間接代理商為潮w ifi帶來了近萬家商戶的覆蓋。
 
  一旦把這些商戶資源拿下來,就不容易被其他競爭對手撬走。卜凱軍分析,推w ifi硬件是個“重體力活”,哪怕是巨頭也得一家家商戶去打交道,與其重頭累一遍,不如跟已經布局好的第三方企業(yè)合作;對于商戶而言,如果w ifi企業(yè)所提供的營銷服務大同小異,那選定了某一家以后,再更換的幾率不高。
 
  對此,童瑋亮認為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太淡定,畢竟商戶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有競爭者高舉免費大旗,那商戶也可能投向新懷抱,比如高朋網就是以鋪設免費商用w ifi路由器吸引線下商戶。“這階段融資很重要,市場推廣、獲取商戶,投入非常大。”
 
  像背靠阿里的樹熊網絡更是不惜重金補貼商家,以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華璐坷告訴南都記者,他們的補貼總額達1000萬元,其中面向代理商的100萬元已經發(fā)出去了,接下來會直接給到終端商家。“w ifi市場看上去很火,其實商家對w ifi營銷的意識還沒有完全開啟,尤其是小商家,根本不愿意在w ifi上花大成本,現階段需要一個"燒錢"教育市場的過程。”
 
  對于商戶來說,考慮的還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畢竟對用戶最基礎的需求是上網,要是這點沒滿足好,比如說人一多w ifi老是連不上,用戶寧可用回自己的數據流量,那原本設想的各種營銷都無法施展。對此,華璐坷分析,w ifi硬件市場參差不齊,其中不乏找小廠家代工,直接把家用路由器改造;一般家用路由器帶機量在10-15個左右,而商業(yè)場所里哪怕小店面也有幾十個人使用網絡,高峰的時候甚至過百人,用這種“偽商用路由器”,用戶體驗自然大打折扣。而如果研發(fā)高帶機量的專業(yè)商用路由器,則成本不菲,比如樹熊網絡的w itow n智能無線路由,據稱最高能容納1500人同時上網,但市場價格偏高,只有大中型商戶能承受得起。
 
  軟件思路PK硬件思路
 
  硬件派如此燒錢,另一撥同樣看好w ifi市場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則嘗試“軟著陸”。南都記者在安卓應用市場以“w ifi”為關鍵詞搜索,馬上彈出數百款相關應用。這些應用幾乎都以免費w ifi為賣點,瞄準個人用戶。
 
  對此,在獲得巨額融資之后,最近又推出移動端的“w ifi上網精靈”同享網絡聯合創(chuàng)始人及CM O司新穎對w ifi應用的前景信心十足,他對南都記者坦言,團隊從一開始就堅定只專做軟件,不會涉足硬件,這當中有運營成本的考慮,而從技術上分析,他覺得硬件能做到的軟件也能實現,而且比硬件的用戶體驗要靈活些。
 
  “在個人w ifi方面,360去年推出隨身w ifi,雖然銷售量一度突破1200萬件,但現在已經放棄硬件了,改推應用360w ifi伴侶;而做商用w ifi的硬件企業(yè),除了得投大筆錢拓展市場外,還面臨日活躍用戶較低的行業(yè)通病,原因在于應用場景上—用戶不可能老是在某個商業(yè)場所呆著,他們對商用w ifi的使用是偶發(fā)性的,偶發(fā)環(huán)境能帶來多大的商業(yè)價值?這值得商榷。”司新穎表達了自己的邏輯。
 
  對此,堅定硬件路線的卜凱軍有另一番思考,他認同w ifi應用的用戶增長比較快,但隨著市場和技術發(fā)展,會不會輕易被迭代呢?相比之下,一家家商戶去談、建立自己的“地盤”似乎走得更穩(wěn)健些。這點與莊帥的看法不謀而合,他認為做純軟件的w ifi企業(yè)有一定風險,一旦智能手機把w ifi共享功能內置到操作系統里,那這些軟件的價值就不復存在了。“這絕不是杞人憂天,之前小米3就自帶了w ifi密碼分享功能,盡管后來爭議太大沒做成,但小米4會不會再接再厲呢?難說!”
 
  “如果小米真這么做,那也許不是風險而是機會。”司新穎說,術業(yè)有專攻,智能手機廠商并不擅長w ifi應用,或許會直接找第三方合作,把共享功能內嵌到里面去,而同享網絡在這塊一直是抱著開放的心態(tài)。他告訴南都記者,他們有面向企業(yè)端的“w ifi商業(yè)精靈”,正是為企業(yè)提供w ifi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合作的有騰訊電腦管家、世紀佳緣、途牛網,接下來跟華為等硬件廠商也會有合作機會。
 
  對于wifi應用的發(fā)展,童瑋亮認為,目前大多偏工具性,主要是積累用戶,如何轉化成長期的商業(yè)變現,現在還看不清。
 
  哪種方式離錢最近
 
  事實上,無論是硬件派還是軟件派,在探索盈利模式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困惑—在登錄界面彈出廣告是最為集中的方式,但也無疑最影響用戶體驗。
 
  也有w ifi企業(yè)嘗試充當應用分發(fā)渠道,把流量變現。比如樹熊網絡就在他們的w ifi開放平臺上承載各種應用,然后把流量導到微信公眾號、支付錢包等等。至于效果,華璐坷對南都記者說,其中70 %的用戶都是純粹上網的,只有30 %的人會使用這些應用,不過這個轉化率在同行里已經算高了。
 
  對此,童瑋亮分析,在開放訪問的環(huán)境下,簡單的分發(fā)應用很難形成比較好的價值閉環(huán),包括有些w ifi企業(yè)讓用戶關注商家微信公眾號才能上網,好在以后進行二次營銷,其實不見得有多大價值,說到底,除了w ifi這個入口,企業(yè)往往缺乏進一步的產品運營去黏住用戶。在他看來,最好是聯動w ifi產業(yè)鏈上的其它環(huán)節(jié),這樣價值和變現能力才能提升得快些。舉例來說,在用戶登錄w ifi的時候推薦能用于下次自動登錄的A PP,這個A PP能作為應用市場,分發(fā)用戶有剛性需求的應用和游戲,那么除了上網,用戶還會用它。
 
  另外,往O 2O、大數據發(fā)展也是w ifi企業(yè)探索的方向。卜凱軍告訴南都記者,通過w ifi技術可以為商戶更立體地了解顧客,比如根據用戶在貨架停留時間,對合理布局商品提出建議,提高店面銷售額,而潮w ifi也能從中獲得收益。“只要帶動了商戶的銷售量和品牌影響力,商家會愿意按效果付費。”卜凱軍說。
 
  對此,莊帥認為,愿意為后臺運營、數據服務付費的多是大商家,對于中小商戶而言,給他們推送優(yōu)惠信息、然后按銷售分成可能更實際一點。童瑋亮說,無論是哪種模式,涉及到產品、服務、運營,對于偏做硬件w ifi企業(yè)來說不一定在行,適時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或許更有機會些。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