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產品快速迭代而出現(xiàn)的“天天更”現(xiàn)象被用戶強烈吐槽,安卓應用的更新問題實在是太雞肋。任何產品的更新,肯定都是奔著用戶去的(極少數(shù)是為了刷存在感),或是因為修正了產品的BUG,或是因為UI發(fā)生變化,或是因為功能升級,但是這些都是基于產品自身的,對于用戶來說,并不是那么回事。
安卓應用
以微信為例,從4.5版本到5.3.1中間經歷了十來個版本的更新,包括搜狐新聞客戶端、愛奇藝、喜馬拉雅電臺等也都經歷了多個版本的更新,只有極少數(shù)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是常年不更新的,基本上這種應用活躍度都不會太高。
首先我們來看更新的優(yōu)勢。(1)修復漏洞?;旧习沧繎枚紩胁糠諦UG出現(xiàn),一方面是安卓系統(tǒng)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產品設計等問題。所以我們經常會在各大應用商店的更新列表里看到,XXX應用需要升級,升級原因,“修復產品BUG”等字眼,產品自身肯定是希望能夠修復各種問題的。
(2)讓產品更好。微信5.3版本出現(xiàn)的時候,很多用戶都提出了“扁平化”的概念,包括微信在內,其他安卓應用都會為了讓產品更好,更符合用戶的瀏覽習慣、使用習慣、在功能上更完善,而推出新版本的應用。
至于所謂的存在感,對于幾大熱門安卓應用來說,完全沒這個必要。打開應用APP,打開應用商店類產品,系統(tǒng)都會提示用戶來更新,很多應用甚至強制綁定用戶去更新,不更新就沒法用。
長期處于更新狀態(tài)的安卓應用遇到問題了,用戶可能會一兩次選擇更新產品,但并不會每次都會按照系統(tǒng)提示去更新應用,這就給用戶造成了對于系統(tǒng)提示的應用更新視而不見的尷尬局面,即使應用已經更新了十幾個版本,用戶還是在用最初的版本,因為在最基本的需求上,如聊天、聽音樂、看電影等方面,新舊版本之于“內核”上無太大變化。
安卓應用的另一個迷局在于整個安卓應用生態(tài)上,基本上幾大應用中心控制著移動應用分發(fā)的入口,依靠自身獲得大量用戶的移動應用并不多。
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搜狗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91手機助手、豌豆莢、金山手機助手、PP助手,這些是第三方的應用中心,vivo應用中心、小米應用中心,以及其他國產手機也開通了自己的應用中心,幾大國產手機的出貨量也不在少數(shù),他們也掌控著部分的移動應用分發(fā)入口。
從上面來看,整個安卓應用分發(fā)中心多達幾十種,還有各種知名不知名的,作為一款移動應用,要想通過各大移動應用來提升分發(fā)量,就需要和這多達數(shù)十款的移動應用相配合。
也就是說某款移動應用一款版本想要在幾大應用中心上更新版本,是需要和這數(shù)十款應用中心相互配合的,可能會因為各種審核等原因周期增長。
應用中心一多,就給移動應用自身帶來了麻煩,很多“不熱門”的應用中心,要被選擇性拋棄,只選擇幾大熱門應用中心進行更新,但是大牌往往并不好伺候。
所以我們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從某安卓應用中心下載某應用,打開后系統(tǒng)又提示用戶進行升級,用戶不能一次性通過應用中心下載到最新版的應用。當然,這里面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對于用戶來說,這個是雞肋的,在非wifi環(huán)境下,用戶是不會選擇下載的,應用自身試圖更新的“良苦用心”被浪費了。
總結一下安卓應用更新遇到的兩個迷局,一個是基于自身方向的,幾乎半個月一個月更新一次,用戶難以跟上應用更新的節(jié)奏,到后來就不去更新了。另一個迷局是基于平臺方向的,即自身平臺的版本和應用中心的版本不一致,用戶需要先下載再更新,明顯增加了一個動作,而且還是耗費流量的動作,有些有PC端網站的,也經常出現(xiàn)移動端和PC端的版本不一致的局面。
移動應用的每一次更新幾乎耗費了整個團隊的精力,但是現(xiàn)在面臨的是如何與用戶和諧的相互更新,不能應用更新,而用戶完全忽視,這完全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在安卓的大應用生態(tài)體系中,眾多的應用中心帶給廠商們的不僅只有分發(fā)量了,還有來自諸多平臺之間的相互配合等問題,如何讓用戶下載到和應用相同版本的應用,是當前非常值得思量的事情。
關于自身方向上的更新問題,我認為不應當頻繁讓用戶去更新新版本的APP,應當選擇適當?shù)闹芷?,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更新,避免讓用戶陷入“該軟件一直在更新”的死水潭中去。至于平臺方向上,應當選擇同步,避免讓用戶做重復的動作,損精傷流,同時有選擇性的放棄掉分發(fā)量低的應用中心,主攻分發(fā)量大的平臺,這樣能幾種團隊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