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資料大紅袍(1)茶葉原料:老樅大紅袍(水仙)。 茶園位置:武夷山景區(qū)范圍內(nèi)的高山地帶 特征:條索緊結(jié)肥大,色澤烏潤,略帶青綠色,源于發(fā)酵程度不同;第一泡沖泡,香味撲鼻,帶有幽幽的蘭花香,另,杯蓋有淡淡的奶油香,在之后的數(shù)次沖泡中,仍留其中;茶湯橙黃透亮,醇厚甘甜,回甘明顯,飲后,滿口留香,武夷山巖茶巖韻明顯,厚重而又純和,茶湯之中似有可嚼之物,而且在茶人品來,它含有高山老樅所特有的樅味;葉底呈三紅七綠,是巖茶中標準的發(fā)酵程度,而在這種發(fā)酵程度下,仍有這種奶油香,就讓其品質(zhì)更高一籌;此時茶葉冷下以后,其中含有一股樟葉香;此泡巖茶耐泡,一壺水下來仍有味道,這也是其品質(zhì)好的明顯之處,再者,它不擔心坐杯,即使坐杯以后仍不會苦澀、生硬。大紅袍(2)茶葉原料:高山巖茶品種(304) 特征:干茶茶香明顯,略帶玉蘭花香,條索緊結(jié)厚重,色澤青褐;開水沖泡之下,獨特的品種香明顯,杯蓋清香而幽長;沖泡茶湯橙黃透亮,入口之際,醇厚但又不乏柔和,湯汁順滑爽口,巖茶中所特有的巖韻猶存,高山山場的清新味道含顯其中;耐泡,十余泡下來仍有余香,可以當做待客茗茶。 大紅袍(3) 茶葉原料:巖茶品種(奇蘭) 特征:香味清淡,但是幽遠,之所以被命名為奇蘭是其在烏龍茶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下,成品茶帶有悠悠的蘭花清香,在武夷巖茶的加工工藝下,其香會較明顯,以閩南烏龍,即鐵觀音加工工藝來制作,其花香悠悠,這兩者之差別主要是因為發(fā)酵程度的不同。 巖茶共有特性:耐泡、巖韻顯、湯色橙黃到橙紅(湯色深淺是源于焙火溫度的高低而定,高火的湯色呈橙紅,中低火的略顯橙黃,也有茶葉本身特點不同的原因),色澤烏潤,青褐色。形狀雖不好看,被人戲稱為乞丐身,但是其價格卻似黃金般。此乃市場上所說的:乞丐身皇帝價!眾說紛紜話茶王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而大紅袍乃是武夷巖茶中之姣姣者,傳說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蔣叔南游記中有提到武夷山數(shù)處有見,如天心巖九龍窠(即現(xiàn)在有摩崖石大紅袍三個字的一處,傳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游巖一處、珠濂洞一處(也有入叫水謙洞),但非常遺憾的是,這些游記和調(diào)查都沒有交代清楚這幾處大紅袍更具體的地點、屬哪個寺廟茶莊、是否是同一種或同名不同種、茶樹特征是否一樣以及品質(zhì)如何。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巖茶的產(chǎn)制銷》一文中提到馬頭巖的磊石盤陀有-q大紅袍的,而記錄大紅袍采制全過程的卻是九龍窠大紅袍那3株。1958年陳德華在福建長樂一中時,看到該校美術老師陳禮調(diào)到武夷山寫生時畫的九龍窠大紅袍也是3株。1962年春中茶所從武夷山剪取大紅袍枝條帶回杭州扦插種植的也是九龍窠那3株大紅袍。1964年春,福建茶葉研究所謝慶梓等二入來武夷山時,也是由陳德華陪同前往九龍窠剪取那3株大紅袍枝條帶回福安社口。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陳德華主持武夷名叢的挖掘、整理、繁育推廣工作,對當時的巖茶產(chǎn)區(qū)天心大隊(在大隊長全程陪同下)逐村、逐戶進行調(diào)查,對有關國營場及有關前輩、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其中對大紅袍茶樹沒有入提出天游巖、珠濂洞(或水濂洞)或馬頭巖的磊石、盤陀等處有此樹存在。從武夷山著名的四大名叢茶樹看,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各有其特點,水金龜茶樹是生長在大路旁,白雞冠茶樹本身特獨一無二,嫩葉淡黃色時間長達50天左右。鐵羅漢生長在鬼洞,樹高達3.3米,而大紅袍則是生長在九龍窠懸崖峭壁的半山腰,傳說1927年,天心寺僧在茶樹旁刻了 大紅袍 三個字,當時在武夷山僅此茶樹刻有名字,傳有一達官貴人為了能得到大紅袍真品,曾在離大紅袍茶樹不遠處蓋了一座小木屋住入看護(小木屋前幾年失火被燒),以便在采制過程全程跟蹤監(jiān)督,但最終還是未能得到真品,天心寺僧為保護大紅袍可謂用心良苦。不唯書、不唯上、只為實。許多傳言都無法證實除九龍窠半山腰的幾株大紅袍外,還有其他大紅袍存在。事實上,目前武夷茶區(qū)還未聽說有不同品種的大紅袍存在。從品質(zhì)驗證大紅袍為茶王當之無愧。福建省茶葉研究所曾對武夷山眾多名叢進行品質(zhì)篩選、鑒定,最后首推大紅袍。近幾年武夷茶區(qū)新開采的大紅袍茶葉品質(zhì)大多反映出該茶種種質(zhì)特征優(yōu)異,尤其在2005年春茶期間多雨天氣的情況下,各地種有大紅袍的茶農(nóng)大多認可其品質(zhì)。其中有一位專家制作閩南型烏龍茶的茶人,第一次采制完大紅袍就驚嘆其品質(zhì)的優(yōu)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