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蘿茶:松蘿香氣蓋龍井 松蘿泡出徽香味,福地又奉狀元茶。 松蘿茶,歷史名茶,綠茶鼻祖,產(chǎn)于中國第一狀元縣,中國有機茶之鄉(xiāng),中國鄉(xiāng)村旅游福地--休寧。明隆慶年間大方和尚始創(chuàng)之。形美、色重、香高、味醇,有 綠色金子 美譽。松蘿茶中含多種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營養(yǎng)物質,亦有 保健藥茶 之稱。 松蘿茶品質特點為,條索緊卷勻壯,色澤綠潤,香氣高爽,滋味濃厚,帶有橄欖香味,湯色綠明,葉底綠嫩。飲后令人神馳心怡,古人有 松蘿香氣蓋龍井 之贊辭。初喝頭幾口稍有苦澀的感覺,但,仔細品嘗,甘甜醇和,這是茶葉中罕見的橄欖風味。松蘿茶區(qū)別于其他名茶的顯著特點是 三重 :色重、香重、味重。 產(chǎn)品規(guī)格:1,350g, 貨號:1011 2,250g, 貨號:1013 3,175g, 貨號:1015 4,125g, 貨號:1017 名茶鑒賞 【松蘿茶簡介】 松蘿茶為歷史名茶,屬綠茶類,創(chuàng)于明初,松蘿茶產(chǎn)于安徽休寧城北的15千米的松蘿山,山高882米,與瑯源山、金佛山、天保山相連。山勢險峻,石壁懸空,峰巒聳秀,松蘿交映,蜿蜒數(shù)里,風景秀麗。 松蘿雪霽 昔日曾列為休寧海陽八景之一。唐時松蘿山有松蘿庵。茶園多分布在該山600-700米之間。此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霧彌漫,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所長茶樹稱 松蘿種 ,樹勢較大,葉片肥厚,芽葉壯實,濃綠柔嫩,茸毛顯露,是加工松蘿茶的上好原料。 松蘿茶古今聞名。明代袁宏道有 近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之下 的記述。明代謝肇浙云: 今茶之上者,松蘿也,虎丘也,羅岕也,龍井也,陽羨也,天池也。 清代冒襄《岕茶匯抄》云: 計可與羅岕敵者,唯松蘿耳。 清代江澄云《素壺便錄》中亦云: 茶以松蘿為勝,亦緣松蘿山秀異之故。山在休寧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巒攢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錯之間,故清而不瘠,清則氣香,不瘠則味腴。而制法復精,故勝若地處產(chǎn)也。 又云: 徽茶首推休寧之松蘿,謂出諸茶之上,夫松蘿妙矣。 清代吳嘉紀在《松蘿茶歌》中有 松蘿山中嫩葉蔭,卷綠焙鮮處處同 之句,贊譽松蘿茶品質。 【采制技術】 松蘿茶的采制技術,早在三四百年前就達到精湛的程度,并擴展到浙、贛、閩、鄂等省。明代聞龍《茶箋》記載: 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色香味俱減。予所親試,扇者色翠。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干入焙。蓋揉則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 從理論上與實踐上,與現(xiàn)今的炒青綠茶制法無異?,F(xiàn)今屯綠炒制技術,就是在此規(guī)范的基礎上,而發(fā)展完善的。松蘿茶于谷雨前后開園采摘,要求采一芽二、三葉,鮮葉采回后要經(jīng)過驗收,不能夾帶魚葉、老片、梗等,并做到現(xiàn)采現(xiàn)制。 【品質特點】 松蘿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卷勻壯,色澤綠潤;香氣高爽,滋味濃厚,帶有橄欖香味;湯色綠明,葉底綠嫩。 【藥用價值】 松蘿茶還有一個特點是其藥用價值甚高。在《秋燈叢話》一書中,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 北人賈某,
貿(mào)易江南,善食豬首,兼數(shù)人之量。有精于歧黃者見之,問其仆曰: 每餐如是,有十余年矣。 醫(yī)者曰: 疾將作,凡醫(yī)不能治也。 候其歸,尾之北上,將為奇貨,久之無恙。復細詢前仆,曰: 主人食后,必滿飲松蘿數(shù)甌。 醫(yī)者爽然曰: 此毒惟松蘿可解。 然后而返。 松蘿茶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古醫(yī)書中多有記載。《本經(jīng)蓬源》云: 徽州松蘿,專于化食。 吳興錢宋和《茲惠小綸》云: 病后大便不通,用松蘿茶三錢,米白糖半盅,先煎滾,入水碗半,用茶葉煎至一碗服之,即通,神效。 《梁氏集驗》云: 治頑瘡不收口,或觸穢不收口,上好松蘿茶一撮,先水漱口,將茶葉嚼爛,敷瘡上一夜,次日揭下,再用好人參細末攔油胭脂涂在瘡上,二三日好。 1930年趙公尚編著的《中藥大辭典》記載: 松蘿茶產(chǎn)地徽州,功用:消積、滯油膩,消火,下氣,降痰。 【制作工藝】 1.鮮葉采摘茶樹品種為當?shù)氐乃商}種,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采摘時嚴格做到 四采四不采 ,即采完整葉不采對夾葉,采肥壯葉不采瘦弱葉,采正常葉不采病蟲葉,采晴天葉不采雨水葉。2.鮮葉攤放采回的鮮葉均勻攤放在竹匾或竹墊之上,并將不符合標準的茶葉剔除。攤放厚度為3~4cm,時間6~12小時,中途每隔2小時輕翻一次,待青氣散失,葉質變軟,鮮葉含水量達60%左右時便可炒制,要求當天的鮮葉當天制作完。3.殺青在事先磨洗光滑的深底平鍋內進行,鍋溫為140~160℃,投葉量為0.5公斤,要求翻得快,揚得高,撒得開,撈得凈,必須殺透、殺勻,手握葉柔軟而不粘手,聞之有清香為適度。殺青葉應及時散熱,排除水汽。4.揉捻以竹制揉床為揉具,采用手工揉捻,雙手握茶團,交叉用力向前推揉,速度宜慢,壓力掌握輕-重-輕,邊揉邊抖,及時散熱,并保持茶葉完整,時間3-5分鐘。5.理條在揉具上,對揉捻好的茶葉進行適當?shù)睦項l,使茶葉整齊勻直,然后放在烘籠上烘焙。6.烘干分毛火和足火兩步進行,溫度掌握先高后低,初烘為90℃左右,烘至7~8成干后攤涼1小時左右,再用足火烘干,烘溫60℃左右,一直烘至足干。7.整理包裝烘干的產(chǎn)品要剔除夾雜物,簸去老片,篩去茶末,分級裝入鐵桶,密封貯藏待銷。 【沖泡方法】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還要有好的泡茶技術。下面介紹泡松蘿茶的三要素:1、茶葉用量要泡出好喝的松蘿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無統(tǒng)一標準,主要根據(jù)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2、水溫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軟水煮沸泡茶,茶湯香味更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 水老 。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fā)殆盡,茶葉之鮮活味,即喪失。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松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應用80℃-90℃為宜(水要沸點后,再冷卻至所要的溫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溫愈低,這樣茶湯才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溫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堿容易浸出)也就是說把茶葉 燙熟 了。3、時間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shù),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系。根據(jù)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 品茶!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沖三次即可。 水溫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為主。 【松蘿茶名來歷】 清代《亦復如是》一書中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制藝名家煥龍到松蘿山,問茶產(chǎn)于何處,僧引至后山,只見石壁上蟠屈古松,高五、六丈,不見茶樹。僧曰: 茶在松椏,系銜茶子,墮松椏而生,如桑寄生然,名曰松蘿,取蔦與女蘿旗于松上意也 。又問摘采之法,僧以杖叩擊松根,大呼: 老友何在? 當即就有二三只巨猿躍至,依次攀樹采擷茶草。松蘿茶也因而得名。 【松羅茶的傳說】】 安徽省休寧縣有座松蘿山,山上產(chǎn)茶頗為有名,叫松蘿茶。松蘿茶不僅香高味濃,而且真能夠治病,至今京津濟南一帶的老中醫(yī)開方用松蘿茶的仍然很多。松蘿茶主治高血壓、頑瘡,還可化食通便。至于松蘿茶的來歷,傳說是明太祖洪武年間,松蘿山的讓福寺門口擺有兩口大水缸,引起了一位香客的注意,水缸因年代久遠,里面長滿綠萍,香客來到廟堂對老方丈說,那兩口水缸是個寶,要出三百兩黃金購買,商定三日后來取。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偷,立即派人把水缸的綠萍水倒出,洗凈搬到廟內。三日后香客來了見水缸被洗凈,便說寶氣已凈,沒有用了。老和尚極為懊悔,但為時已晚。香客走出廟門又轉了回來,說寶氣還在廟前,那倒綠水的地方便是,若種上茶樹,定能長出神奇的茶葉來,這種茶三盞能解千杯醉。老和尚照此指點種上茶樹,不久,果然發(fā)出的茶芽清香撲鼻,便起名 松羅茶 。二百年后,到了明神宗時,休寧一帶流行傷寒痢疾,人們紛紛來讓福寺燒香拜佛,祈求菩薩保佑。方丈便給來者每人一包松羅茶,并面授 普濟方 :病輕者沸水沖泡頻飲,兩三日可;病重者,用此茶與生姜、食鹽、粳米炒至焦黃煮服,或研碎吞服,兩三日也可。果然,制止了瘟疫流行。從此松蘿茶成了靈丹妙藥,名聲大噪,蜚聲天下。 【茶史追溯】 松蘿山在唐朝就有產(chǎn)茶的記載,而松蘿茶的盛名遠播是在明代。明代馮時可的《茶錄》記載: 徽郡向無茶,近出松蘿萊最為時尚。 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氣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稱仲,不能伯也 。明代,飲松蘿茶已成為一種時尚,因其香味比虎丘茶好,故而愛者甚眾。 【茶詩】 題畫 鄭板橋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jié)柯?! ∽類弁頉黾芽椭?,一壺新茗泡松蘿?! 字π氯~蕭蕭竹,數(shù)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